中心介紹
About Centers of SSLC
體育健康教育中心
發展沿革
體育訓練與健康促進教育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中心設置計畫係從提升「水沙連區域體育事務發展」及「扎根健康促進教育」的觀點與藍圖出發,鏈結並落實教育部體育署國家體育政策,全面提升師生體適能能力、水中自救與游泳提升能力以及落實在地四級運動發展培育(國小、國中、高中職、大學),以在地體育事務一貫化人才培育為方向,打造在地體育事務及運動項目特色發展為藍圖,充分展現暨大參與國際體壇的企圖心、提升國際能見度及落實體育教學面對未來就業挑戰的實力。體育教育所面臨的問題包含了教育、社會、產業、場域等各個面向,因此本中心除了聚焦於運動訓練及健康促進相關知識的傳授外,也希望朝更整體的面向,來培養學生擁有思考問題、尋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三力「實踐力」、「競爭力」及「影響力」為培育基石及具體實踐為達成整合性的視角,除了配合原有暨大內部的教育資源外,也期盼能夠在課程中融入更多各級學校運動代表隊經營、運動場館營運及運動賽事規畫與操作體驗課程,以規劃相關實作課程、證照研習及工作坊等,落實從「做中學、學中做」的精神,逐步滋養以體育教育為主體,深化培育健全學生體適能及養成特色運動核心發展人才。


教學與研究特色
優化學校體育
運動主要是從事大肌肉的刺激,達到強化身體體能為其主要目的,運動養成對於心肺之刺激,可達到預防慢性疾病之發生,二十一世紀將是一個資訊豐富,科技發達、國際互動、價值多元與終身學習的社會,本校以全人教育的理念實施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的教育,運動主要是從事大肌肉的刺激,達到強化身體體能為其主要目的,運動養成對於心肺之刺激,可達到預防慢性疾病之發生,在這個全球化中,教育過程的每一個層面,都要求要能達到有效性及實務性,教育的任務就在於以最有效的方法來提供學生學習,因此推行各項體育及特色運動課程,積極辦理多元的校內體育競賽活動,進而培養學生規律之運動習慣以及健康身心重要性之觀念,增進學生體適能,以運動保健教學理念來降低醫療資源的浪費,進而達到全人健康的目標,更為學生發展他項專業技能與有效學習之重要基石。

另外,大學除成為職前的技術訓練所外,也負起全人教育及終身運動養成的新任務,臺灣正面臨高齡化社會,健保及長照所需沉重負擔來臨,現今過去臺灣高等教育的人才養成模式傾向高度專業化,學科愈分愈細,培養出來的人才多是某一特定學科領域的專才,但卻普遍缺乏運動習慣養成環境,現代人的教育水準,普遍比過去來的高,踏入競爭激烈的職場後,每天都在和壓力博鬥,而終身運動習慣養成,將是未來的現代人征服困難的優勢,根據最早針對壓力做系統研究的美國哈佛生理學家坎農(Walter Cannon)的研究,遠古時期的人類,生存環境惡劣,壓力主要來自食物的獲取、戰鬥,壓力之下反應的即為身體活動,大多是「戰」或「逃」(fight or flight),以上都屬於大肌肉群的活動。現代人的壓力來自心理,當壓力造成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血液擴散四肢等反應,卻又沒有透過運動獲得紓解時,長久下來就可能會造成消化系統疾病、免疫功能下降,身體變得虛弱、疲勞,工作表現欠佳,心理也將直接影響生理狀況,競爭力自然會逐日下降。
(1)大一體育
綜上所述,暨大自99學年度起推行大一體育必修課程及特色運動課程6項選2項;共計2學年必選修體育課程。為提升本校學生基礎體適能,增進運動知識與培養運動習慣,並符合本校全人教育之目標,特訂定「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大一體育課程實施要點」積極推行大一體育:此課程採大一上學期為隨班上課,大一下學期採興趣選課,提供新入學大學部大一新生於上學期有更多以系級班級為單位的校內體育競賽活動機會,因此學期間配合校內體育競賽活動蓬勃舉辦,強化校園向心力及體育競賽活動氛圍,大一下學期則依各學子們個人體育興趣志向及個人規畫進行選課,上述大一體育課程成績之評定,由任課教師按認知、技能、情意等訂定給分評量標準。
(2)特色運動
暨大因緊鄰日月潭、山林及環抱遼闊校園環境,利用絕佳環境地理優勢,為發展辦學特色,擬定特色運動課程,並訂定「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特色運動課程作業要點」,發展6項特色運動課程,開設船艇、射箭、國際標準舞、高爾夫球、網球、游泳特色運動課程,將體育教育學習模式融入了特色運動之中,更重視人的感官、知覺、心智及運動行為與週遭環境之關係,另一方面特色運動的哲思,在於將體驗特色運動教育的過程,融入生命、環境、團隊、傳承等內在教育意涵,大學部大二起,暨大生得依照個人學習需求及喜好進行上述課程學習。例如:
- 船艇課程在日月潭划行的波動,展現與大自然的相互融合之情境。(人與自然)
- 進而從人與人之間滑動的國際標準舞步,將獲得緩和人際關係的緊張。(人與人)
- 站在射箭發射線的自省與專注,再一次深刻體會觀察自我學習歷程。(人與物)
- 自信打擊高傲高爾夫球,展現企圖心與對未來戰線蓬勃野心。(自我期許)
- 在急速奔跑中拍擊網球的喘氣聲,這棄而不捨的精神,提振身心預備迎接挑戰的人生。(自我實現)
- 游泳時,水波流動所激起全身爆發之耐力,培養出堅毅持久的暨大人。(自我挑戰)
暨大特色運動落實全人教育的律動中,注重學習素養、品格教育、體育教育意涵及與世界同步發展,讓學生以「運動」作為連結國際共通語言,培養的特色運動專長與素養,將是唯一獨特的。
(3)適應體育
為保障身心患病學生之學習與受教權益,考量暨大生適性多元發展及可能因身心患病或不適合修習本校大一體育課程及特色運動同學們,特依據「公私立中等以上學校患病學生體育成績考核辦法」之規定,訂定「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適應體育班實施要點」。供無法參與大一體育及特色運動課程學生得在任課教師與本校醫護人員認可後,以參加多元適應體育班課程進行相關體育課程。
(4)專長班及運動競技課程
本校為培養學生運動興趣,發揚運動精神,發展運動專長,並確定參加校外運動比賽制度,提昇運動績效,為校爭光,配合國家政策,推動亞、奧運正式項目之運動代表隊,特訂定「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運動代表隊組訓比賽辦法」本辦法,配合國家體育發展政策,以延續奧林匹克運動會、亞洲運動會及世界大學運動會選手培訓之國家政策,本校通識教育中心體育組考量代表隊規劃、與本校體育發展之關聯性、以及現有資源配合度等因素,擬定專長課程及運動競技課程,其目前由運動績優生組成的運動代表隊有「划船、射箭、女子壘球、空手道、游泳」;及由一般生組成的運動代表隊有「男子籃球、女子排球」等以上七項目隊伍。
此「專項術科訓練」課程實施宗旨,以更高、更快與更遠之奧林匹克精神,培養學生擁有運動之競技及健全體適能,提升學生專項運動基本動作與各項技術之水準,藉由課程進行,促進各專項運動戰術之運用,落實培養未來擔任專任運動教練之所長與能力,能以漸進、個別化、多樣化等原則選擇適當的活動,強化各項競技體適能,根據體適能評估結果,設定運動計畫,增進競技體適能,落實能親自執行與練習各種提昇運動技能與戰術的方法,培養與國際接軌及培養運動教練實務帶隊操作及解決組隊、訓練、輔導、競賽相關能力。專長課課程亦是運動教練專業知識學分學程中的必修課程之一,同時也為各運動績優生欲取得教育部頒發各級學校專任運動教練證書要求門檻之一。

精進競技體育
暨大位處臺灣之心南投.埔里,雖為一般綜合性大學,以協助地方體育事務推展之使命與責任,校內無體育相關系所,但近年我校運動選手在世界體壇發光發熱,在體育教育與運動團隊發展上不遺餘力,運動專業團隊訓練及競賽成績也是關注的辦學特色,配合國家政策落實我國競技體育長期計畫發掘、培育優秀運動人才,同時結合在地升學環境,落實高教深耕地方體育發展使命,積極培養國家於亞運、奧運、世界大學運動會等大型賽事中重點奪牌項目,於每學年招收划船、射箭、空手道、女子壘球及游泳等五項運動績優生,成立運動代表隊,划船及女壘項目更多次奪得全國冠軍及國際獎項,儼然本校已成為國手的搖籃,培育運動人才參與國內外競賽以區域整合理念提升國家競技運動實力與體育教育意涵為導向方針,培育國家級運動人才參與國內外競賽,為國為校爭光,其中,暨大划船隊及女壘隊,落實深耕地方體育發展,上述2支隊伍皆為全國首支擁有「四級運動發展升學體制一貫化」的縣市,選手可一路從國小、國中、高中職到大學更有系統的進行招生、組訓、競賽、照護、就業輔導等制度及人才培育工作,並強調課後課業輔導及利用寒暑假課業加強基礎學科修讀,讓運動人才在就學、就業有多元的發展,以符合教育部體育署積極輔導大專校院發展各校特色運動的目標。
暨大除了運動績優生組成運動團隊外,為求五育多元發展,亦籌組發展由各系一般生所組成的男子籃球隊及女子排球隊等2支校級運動代表隊,積極參與全國籃球及排球聯賽,為校爭取最高榮譽,同時也注入的多元發展的暨大活力。
水沙連區域特色運動推廣

未來發展願景
- 厚實「運動教練專業知識學分學程暨微學程」以提升「運動訓練與健康促進」課程,推動跨領域學門,培養學生具備多元化運動能力及動態積極的生命觀。
- 提昇學術研究水準,協助教師爭取相關研究及產學計畫,投入專業領域研究與發展,提昇本校學術水平。
- 持續辦理具課程延續性之特色體育活動,延伸體育課程學習時間與場域,並擴大水沙連地區運動人口參與之層面。
- 辦理體育與運動推廣教育多元課程,配合國家重要相關政策,推廣身體活動與運動等相關活動與課程,善盡大學社會
- 配合國家重要相關政策,積極爭取相關補助計畫,厚實校內體育教學設備,活化運動設施,提供完善體育教育及運動訓練教學場域。
- 協助學生取得課程相關之專業證照,如CPR(心肺復甦術)、運動教練員、救生員、運動傷害防護員、健身指導員、肌力及體適能指導員、賽事裁判員、運動場館專案經理人資格及體育志工等。
